據報道,得益于去年對黃金和農產品的需求,中國從非洲的進口額增至 1168 億美元,比 2023 年增長 6.9%,中非之間的貿易逆差略有縮小。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tǒng)計數據,由于非洲國家呼吁進口更多加工產品,而不是原材料,這一增長使非洲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從 2023 年的 640 億美元縮減至約 620 億美元。
去年,非洲國家對新礦產地的投資增加,尤其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幾內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推動了非洲出口增長。
據信,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行業(yè)使用的鈷有 60% 以上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而津巴布韋則吸引了中國公司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用于加工鋰,鋰是電動汽車的另一種基本材料。
在中國過去20年倡導的合作關系下,中非雙向貿易現已具有韌性。與此同時,去年中非貿易數據與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
2024年,圍繞美元和基于 Swift 的國際銀行支付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重新激發(fā)了人們對黃金儲備的興趣,黃金儲備增長了約 30%。而隨著非洲黃金價格飆升,中國公司加大了對非洲黃金的進口,還在南非和加納投資了數百萬美元。
業(yè)內人士表示,黃金、銅、可可和咖啡的價格均有所上漲,去年咖啡價格創(chuàng)下 1977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原因是需求增加,疊加巴西和越南的種植天氣不佳。
不過好在,更好的物流以及位于湖南的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qū)有助于進一步縮短貿易距離和降低成本,讓非洲出口商能夠利用這些價格上漲的機會。過去五年來,從一些非洲國家運送咖啡豆的時間已從三個月縮短至一個月。
中國還從非洲大陸采購更多食品,如鱷梨、大豆、菠蘿、辣椒、腰果、芝麻和香料。中國曾承諾增加非洲食品進口,以支持非洲農業(yè)產業(yè)的現代化。
有關部門預測,在去年 12 月中國暫停對33 個非洲最不發(fā)達國家的所有產品征收關稅后,進口量將繼續(xù)增長。目前已有數據顯示,此舉導致上個月從這些國家的進口增長了 18.1%。
海關總署新聞發(fā)言人呂大良表示:“中國有序擴大自愿和單邊開放,以及其巨大市場的潛力,為世界分享中國市場提供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