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威脅稱,如果金磚國家尋求共同貨幣,美國將對其征收 100% 的關稅。
金磚國家目前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以及最近加入的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等幾個經濟體。
該組織成立之初就是為了對抗由美元主導的世界秩序。事實上,在過去二十年里,由于美國一直在利用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權地位,將其作為制裁和其他濟戰(zhàn)爭的武器,導致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此感到不滿。
俄烏沖突是直接的導火索。美國宣布切斷俄羅斯銀行系統(tǒng)的美元使用權,俄羅斯也得以借此機會大幅減少全球對美元的依賴,轉為使用人民幣結算。
與此同時,隨著人民幣交易需求日益增長,中國建立了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tǒng)(CIPS),用于整合信息傳遞和支付系統(tǒng),使各國能夠繞過更傳統(tǒng)的Swift和Chips 網絡以及美元的使用。
雖然美元仍然是國際結算中最受歡迎的貨幣,在世界各國央行和政府的外匯儲備中,仍有約有 59% 持有美元或美元計價資產。但IMF預測,全球經濟在未來五年將更加依賴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的擴張。
在今年年初的擴員后,金磚國家由原來的5個增加到10個,預計GDP占到全球總產值的約30%,貿易占全球貿易的五分之一。其中,中國將成為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貢獻率將達到21.7%,超過所有G7國家的總和,印度則是另一個全球增長巨頭。從這個角度來看,金磚國家將對全球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一旦特朗普決定提高關稅,當地企業(yè)將不得不接受高昂的進口成本,這可能會導致美國的許多行業(yè)倒閉并破產。
加之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高到幾乎無法償還的地步——現在的債務高達 36 萬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攀升,美國經濟體系將無法承受走向崩潰。
當然,美國和特朗普還有機會表現得成熟和克制,停止“武器化”的經濟手段,這對美國以及世界其他經濟體都是好事,但這似乎不是美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