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周,貴金屬價格自近期高點回落。短期而言,這不是一個積極的發(fā)展,但有時候表象與實情會存在巨大差異。
從歷史上看,自1971年取消金本位制以來,黃金經歷了兩輪主要“牛市”行情,分別是1971年至1980年以及1999年至2011年。
在這兩輪牛市中,金價分別上漲了2100%和650%:
現(xiàn)貨黃金在臨近2008-09年金融危機爆發(fā)時下跌,但之后扶搖直上。
金價最近的“底部”于2015年末錄得,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金價能在此基礎上走向何方?
按照《貨幣戰(zhàn)爭》作者詹姆斯·里卡茲(JimRickards)的說法,若把此前兩輪牛市平均一下,2015年的底部可能成為下一個長達十年牛市的起點:
他表示,若以2015年12月17日1051美元/盎司的價格作為底部,應用平均漲幅和平均持續(xù)時間進行預測,那么金價新一輪漲勢將在2026年2月16日達到11000美元/盎司。
當然,里卡茲注意到其樣本很少,因而這一預測不能全信。
不過,金價也可能遵循2008-2011年的腳本,當時金價在最初下跌后急劇上漲。
金價在2008年3月至10月下跌,之后于2011年上漲至1900美元上方。
Kitco的一篇回顧文章對金價這輪上漲進行了解釋:
在DundeePreciousMetals于2009年10月發(fā)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出于幾個原因可以預期金價在未來幾年內上漲,它們包括財政和貨幣通貨再膨脹、投資需求、黃金看漲的價格周期以及地緣政治憂慮。
里卡茲闡述了為何他認為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以及為什么不久的將來可能再次上演:
“如果弱手方賣出,強手方難道不會進場買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現(xiàn)在。強手方看到發(fā)生了什么,準備買入,但要等到最后陷入困境的一方了結他最后的黃金期貨合約……那時便是金價大幅上升,黃金牛市回到正軌的時候?!?/p>
里卡茲還解釋了金價近期的下跌,并聲稱這“并不罕見”: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股市出現(xiàn)一些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流動性危機蔓延,并且可能出現(xiàn)全球性衰退……金價的下跌不僅不稀奇,而且完全可以預料到?!?/p>
里卡茲提到的“強手方”可能已經邁向實物黃金。最近幾周對貴金屬實物產品的需求在飛速增長。
根據Kitco,白銀銷量激增?!懊绹鞄艔S的數據顯示,本月迄今已經售出232萬枚1盎司銀幣,較2月的65萬枚大幅增加?!?/p>
基于1盎司鷹揚硬幣的批發(fā)成本,實物產品價格較現(xiàn)貨價格的溢價飆升。黃金售價的溢價約為6%,白銀售價的溢價則高達86%,均遠高于今年稍早的平均水平。
Alt-Market.com的布蘭登·史密斯(BrandonSmith)表示:“隨著對大流行病導致票據市場關閉的擔憂加劇,崩盤狀況可能會激發(fā)越來越多的人在2020年內要求對貴金屬進行實物交割?!?/p>
倘若這種情形成真,可能會看到“紙黃金”和實物黃金價格完全脫鉤。
所以,現(xiàn)在是時候持有諸如實物黃金和白銀這樣的資產來分散風險了,以在不確定時期保護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