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投機性需求。
投機者根據(jù)國際國內(nèi)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制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gòu)筑大量的空倉有關(guān)。
其他因素:
1.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guī)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nèi)經(jīng)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nèi)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guān),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xiàn)。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guān),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仡欉^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guān)。
當(dāng)某國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于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nèi)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于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xiàn)對美元幣值的擔(dān)心,于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并最終導(dǎo)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