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是東南亞最大的網約車和送餐平臺公司,業(yè)務遍及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為8個國家的350多座城市的1.87億多用戶提供服務。據報道,為了順應綠色轉型的需求,Grab 將在東南亞地區(qū)部署多達 5萬輛由中國比亞迪生產的電動汽車,以增加該地區(qū)道路上的電動汽車數量。
根據兩家公司新近達成的合作協(xié)議,Grab的司機和 “車隊合作伙伴”(包括為Grab司機提供車輛的汽車租賃公司)將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租用比亞迪汽車,并延長電池保修期。司機們可以選擇從 Grab 的車隊合作伙伴處租用電動車,也可以選擇通過其汽車所有權計劃獲得融資支持。
Grab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八個國家開展業(yè)務,雙方的合作覆蓋其中六個國家。
Grab集團業(yè)務發(fā)展董事總經理在聲明中表示:“此次合作使我們能夠降低電動汽車的經濟門檻,從而推動向電動汽車的過渡,從長遠來看,我們將為司機合作伙伴帶來經濟效益,包括節(jié)省燃料成本。”
為了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Grab已承諾到2030年將其在新加坡的打車車隊更換為低排放車輛。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Grab的應用程序將安裝在比亞迪汽車的車頭裝置上,司機便可以在更大的屏幕上看到他們的訂單、地圖導航和聊天信息,而不是使用通常放在車窗或擋風玻璃附近的智能手機。
兩家公司表示,來自比亞迪車輛的傳感器和遙測數據也將直接集成到 Grab 平臺,為駕駛模式和行為提供實時洞察。
這家叫車公司表示,通過將雨刷信號和行駛速度等數據輸入 Grab 的平臺,它將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推斷天氣和交通等外部條件。這些數據還可用于引導司機前往乘車需求可能較高的地區(qū)。
在全球市場上,比亞迪已將電動車核心技術標準化,使其符合各國認證要求,這一策略推動了中國電動車標準在全球的推廣。在東南亞地區(qū),比亞迪還建有工廠,以區(qū)域生產帶動技術輸出,在推廣中國電動車技術的同時支持了區(qū)域市場發(fā)展。